成本,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吧,就是为做成一件事情付出的代价。那么“机会成本”呢?这是源自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概念,意指为做成一件事情而丧失的做成另一件事情的机会。这个概念提醒我们不仅要把各种投入视作成本,还要把同时丧失的机会也视作成本。还没听懂吗?我来举个例子: 假如你只有一万亿美元(“只有”而已哦),你用这笔钱买下了微软公司,这一万亿美元就是购买微软公司的成本。那么机会成本呢?就是你同时丧失了用这笔钱买下通用电气、波音公司。。。。。。。等等等等的机会。现在大家都懂了吧! 注意,这里不是经济学课堂。我之所以要费这么多口舌谈“机会成本”,是因为这个概念渗透在棋局的每一步中。请大家来看: 挂角的两个方向,互为机会成本,除非对手允许你双飞挂; 打入和浅消,互为机会成本,还没有见过在同一处既打入又浅消的; 取地还是取势,互为机会成本,地势兼得的大馅饼是可望而不可求的; 速度还是厚味。。。。。。; 保留还是定型。。。。。。; 虎还是粘,还是。。。。。。; 从哪边打吃。。。。。。; 。。。。。。 以上只是极少的一些例子,而且实战中的机会成本并不一定以成对、互斥的形式出现,通常成组出现,而且相互关系更为复杂。成熟的棋手会对每一手棋进行机会成本的考量。他不会只看到一步棋的所得,他会比较互为机会成本的其它着手,力求更大的所得。这就需要他具备两方面的能力:能够全面地搜索互为机会成本的着手,不至于遗漏潜在的可能性;而且能对这些着手的成效作出正确的判断。 然而,更为聪明的棋手不会满足于非此即彼的选择,他们还会追求鱼与熊掌兼得的最善结果。比如:打入和浅消虽然绝对地互为机会成本,浅消和二路尖等手段就不见得绝对互斥了,改变一下次序、分寸或者具体手段,可能就全走到了,那时心情一定很爽啊! 各位同学,如果你还没有形成考量“机会成本”的思路的话,需要赶紧培养这方面的习惯。如果你只是出于本能,下意识地进行着手比较的话,就像我在“自觉思维”一课中所说的,需要自觉地把“机会成本”上升到意识层面进行考量。 下课前,让我们复习一句俗话: 吃着碗里的,看着碟里的,想着锅里的。 2006年9月10日星期日,于老婆、女儿午睡中。 |
欢迎光临 烂柯围棋 (https://lanke.cc/foru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